首页 > 常见问答

圣旨怎么写(古代赏赐的圣旨)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看到一个宦官拿出一卷黄色绸缎类的东西,然后念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那么在历史上,每次皇帝颁布诏书都会用这句话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并不是万能油。

  这句话通常用在明清两代为背景的影视剧里。在很早之前,皇帝们是不会用的。相传这是明太祖时期才有的发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用现代语言翻译一下,就是:我是上天的儿子,奉命来到人间做皇帝,因此我的命令是很权威的,你们都得听从我。我下面要说的是……

  迎面而来的中二气息。

  这句话就是皇帝在庄重地宣布自己的正统地位。

皇帝不都是至高无上的吗?为什么还要一再强调自己的权威?

  因为古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靠抢夺别人的江山才坐稳了位子的。继位后,他当然要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只有这样,他才能劝抚天下百姓,不要再造反了,我才是王者归来。

  这种说法就好比:我看你骨骼清奇,是练武之才。

我看你骨骼清奇,是练武之才

  但古代的百姓是真心实意相信这一套的。东汉末年张角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百姓拥护,就是因为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神。

  张角利用《太平经》里的内容创立“太平道”,又把阴阳五行、符箓咒语等也混在里面,百姓不懂这些“高深莫测”的杂家学说,只会觉得“好厉害”、“是真的吧”,于是就盲目地加入了张角的队伍。

  张角就利用百姓的这种盲从心理,发动了“黄巾起义”,自己假装成“天公将军”,其他人假装成“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率领着队伍浩浩荡荡向东汉发出宣战。

黄巾起义

不光是张角,明末清初的“白莲教”、“天地会”,晚晴的义和团、太平天国或多或少也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这个套路甚至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当时的陈胜吴广为了让百姓相信他们,搞出“鱼腹藏书”、“大楚兴、陈胜王”这些装模做样的把戏。现代人自然不屑一顾,但当时的老百姓是真信的。

  所以朱元璋为了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他也搞了这一出。

  至于为什么是“奉天”,很简单,因为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在南京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城,城里有一座大殿,叫奉天殿,是当时明朝皇帝的办公地点。所以诏书里才有“奉天承运”四个字,意思是:在奉天殿承的天命。

  后面四个字就很简单了,皇帝要说的话都在这里了,你们看着办吧。

圣旨怎么写(古代赏赐的圣旨)

看着办

  明朝建立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平头老百姓也有了听曲子逛戏院的爱好。于是出现了很多专门写本子的文化人,他们就把这句话也写进了唱词。随后一传再传,到了近现代,经过现代影视剧的演绎推广,人们就都知道了。

  但其实这句话不是这么断句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意思虽然还是那个意思,但念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总觉得那个错误的念法更朗朗上口,格外舒服。

  于是以讹传讹,渐渐大家都忘了正确的念法,这种断句也就广为流传了。以至于正确的念法听起来反而更像是错误的。

  等到了晚清,皇家干脆也就这么认了。1912年2月12日,当时的隆裕太后带着年仅六岁的溥仪,也就是清朝末代皇帝发布退位诏书时,那上面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大字。

退位诏书

  由于标点符号还没有传进来,“承运”两字后面空了一格,表示断句。

  那么明朝之前的皇帝就不写诏书吗?他们怎么说这句话?

  明朝以前皇帝们当然写诏书,不过人家写的就叫诏书,叫圣旨那是宋元以后了。明清两朝时才广泛叫做圣旨。

  明清圣旨分为两种:诰命用于一品到五品,六品到九品叫敕命。

  开头一般就写:制曰、敕曰或者诏曰。奉天承运那八个字是后来才有的,而且也只在电视剧电影里出现。目前发现的圣旨还没有真正写上这句话的。

  制曰一般是皇帝赏赐大臣或者有重要大事宣布,这种情况下会说制曰。

  诏曰就简单多了,明太祖之前大家都这么说。

诏曰

  敕曰这种说法要分场合。有时候是告诫的意思,表示皇帝对某大臣不满意,但是还没到那种地步,就简简单单告诫一下,下次不要再出错了,不然朕就生气了。

  有时候是皇帝奖励大臣:做得很好,给你封官进爵,不过要保持谦虚哟,不能骄傲。

  那么接到不同的圣旨,大臣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

  当然是面北叩谢皇帝:谢主隆恩。或者吾皇万岁。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算皇帝下旨贬谪流放,也得说感谢皇帝恩赐。

  但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不可能所有的圣旨都是给臣子的吧?

  是的,也有给百姓的。

  给百姓的圣旨一般称为“令”,比如清初的“禁海令”。制曰和敕曰这两种规格的诏书不可能下到民间,它们都是针对有身份有地位的朝廷官员。平民百姓听到皇帝的圣旨,只需要服从就行了,所以这道圣旨就只是一道命令。

禁海令

  不过由于古代道路交通不便,等禁海令到了东南沿海的官员手里,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

  也就是说,如果皇帝要给全国百姓发一道圣旨,可能住在紫禁城的百姓第二天甚至当天晚上就能知道,住在海南的人,可能要五个月后了。

  圣旨长什么样子?

  你是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

  圣旨也是“看人下菜”吗?

  是的。

  圣旨是天子亲自下的,一般人哪可能随随便便就看到它的真容?电视剧里那么多伪造圣旨还有大官上当的,纯属虚构。

  能当上大官的人都不简单,人家是见过真圣旨的。

  影视剧里圣旨那些明黄色圣旨其实不全对。

圣旨

  圣旨是个“势利眼”。

  接旨的人是平民时,比如那道“禁海令”,那就无所谓体制规格了,贴一道布告完事。地方官员到民间催促时也会口头通知,百姓是看不到圣旨真容的,只有官员才能看到。

  如果接旨的人不是平民而是官员,或者是平民但马上要委任官职了,就要看这个官衔有多高。五品和五品以下只能看到白绫制成的圣旨,这种圣旨是用黑牛角轴卷起来,图案大部分是祥云瑞兽,色彩一般是单彩。

  清朝时只有做到高位,才能看见真正五彩斑斓的圣旨。颜色越鲜艳,用料也越讲究。

  当年曹雪芹的祖父在南京担任“江宁织造”一职,职责之一就是给皇家提供质量最好的提花锦缎,用来做圣旨。

锦缎

  五品以上官员接到的圣旨,按官阶分为三色、五色、七色几种规格,颜色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虽然图案和底纹还是祥云瑞兽,但数量和种类就要丰富很多,显得十分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明代康熙年间就曾颁发过两道圣旨,封任璇之母为诰命夫人,这道圣旨就是十分少见的五彩圣旨,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色彩多达五种,用料更是讲究,为上好的五彩绫缎。

  任璇是康熙年间的大臣,曾经担任广东永安知县。他在任期时为官清廉,体谅百姓,灾荒年间开仓放粮,很受百姓爱戴。后来回乡做了私塾老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业。康熙这两道圣旨,一道用来赞扬任璇母亲教导有方,另一道是赞扬任璇夫人的,封她为“贤惠”。

  “贤惠”就是贤妻良母,康熙认为她知书达理,贤良聪慧,是任璇的贤内助。

贤妻良母

  两道圣旨都是“敕曰”。

  除了布料,圣旨对用来卷舒的卷轴也有讲究,这个同样是看官阶的。一品大员用上好的玉料做卷轴,二品的用黑犀牛角轴,三品的是贴金轴,四品五品就是上文提到的黑牛角轴。

  六品七品的官员就不配有“轴”了吗?

  倒也不是,只不过轮到他们就不讲究了,普通材质就行,只要卷起来就ok了。

  可见无论哪个朝代,平头百姓和达官要员的地位从来都是不平等的。  

  圣旨一般还会有防伪标记。古时候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百姓不知道圣旨真容,为防有心之人假造圣旨,皇帝会命人在圣旨上做一个记号,这个记号因朝代而异。

  清朝的圣旨两端会有一条上下翻飞的银色巨龙,明代的圣旨可能会在左下方点一道朱砂。

祥云

  关于圣旨防伪,还有一件趣事。

  明朝万历年间,戚继光在东南抗击倭寇有功,被朝廷调到北方蓟门抵御蒙古。戚继光上任没多久,有一天忽然接到一道圣旨,让他用棉布换马匹。

  戚继光接过圣旨一看,就认出了这不是皇帝手笔,当场就把传旨的人抓起来杀了。

  戚继光是怎么认出假圣旨的?

  其实也很简单。戚继光在出发前,为了防止朝中有人假传圣旨贻误军机,就和张居正以及万历皇帝约定:凡是朝廷传旨,就在第一朵祥云图案上点一滴墨;如果是戚继光有本上奏,就在奏折中把最后一道笔画写粗些。

  传圣旨的人不知道这个暗号,当场被认出,送了性命。

假传圣旨

  至于是谁干的,戚继光也能想得到。当时天气寒冷,北方蒙古入侵缺少棉衣,因此想出这么个计策,想要骗过戚继光。可惜缺少对中原圣旨的了解,以至于露出马脚。戚继光稳定军心后发起战斗,入侵中原的蒙古族和鞑靼缺衣少粮,大败而归。

  虽然防伪标志不一样,但所有的圣旨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第一个字必须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那么历史上所有圣旨都是明清那个样子吗?

  也不是。

  圣旨早年也不叫圣旨,就只是单纯的“诏书”。

  远在周朝时,无论周王还是诸侯大臣,都可以用“诏”字。但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他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就下令禁止其他人使用“诏”这个字。从那之后,历代皇帝都沿用了这条规矩,“诏”和“朕”这个词一样,就成了皇帝专用,平民百姓乱用那是要杀头的。

  在清朝之前,古代帝王下达指令是“谕”,后世常常把“谕”和“旨”连用,表示一个意思。

  最早的时候,“谕”是自上而下的一种体裁,君臣都可以用。清朝之后,皇帝在“谕”前面加一个“上”字,成为“上谕”,就是皇帝的专用词汇。

  “旨”是唐宋时期皇帝派随侍的臣子向下面传达口头命令,也叫“圣旨”。到了宋代,大臣的命令叫做“钧旨”,知府以下官员颁布的命令叫做“台旨”。

  元朝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吸收了汉人的文化传统,把白话文写成的诏书叫做“圣旨”。这大概算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圣旨”的雏形。到了明清,圣旨和我们的日常印象就很贴近了。

  不过圣旨也不都是千篇一律,也有些好玩的花样。

圣旨

  明代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喜欢讲大白话,这一点哪怕当了皇帝也还是没有改变。

  朱元璋登基后,改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洪武三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要求户部统计人口。这道圣旨的内容是后世看了都忍不住想笑的。

  当然内容没什么毛病,只是朱元璋把他们老朱家的憨憨气息全暴露了。

  开头第一句就是:“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

  这是明朝百姓用的大白话,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可能还是有点看不大懂。

  意思是:户部官员们我跟你说,现在天下太平了,只是户口咱还不明白哩,得让中书省的人去把户口本什么的都给咱核对一下。

  最传神的是这个“哩”字,瞬间就有了村头二狗子的味道。

村头二狗子

  紧接着这句话后面,朱元璋可能怕官员们听不懂,特意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

  “你每”就是你们的意思,这是元朝就有的大白话,写法就这样。如果是清朝,这种词汇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圣旨上的。

  太不严肃了,有损天家威严。

  高贵冷艳的清朝皇帝要是见着了朱元璋,大概只会说:尔等放肆!

  但朱元璋就是这么放肆。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

  不仅如此,他还在圣旨里提醒查户口的官员们:我的军队呢现在不出去打仗了,你们带上这群人一块儿去查。户口本上没隐瞒人数的就是好百姓,隐瞒了的,就地拎走当个兵吧!

  又严肃又有点好笑。

身份证明

  可见老朱家是货真价实的农民家庭出身,不然绝对写不出如此接地气的大白话圣旨。

  在另一道发给地方官员的圣旨里,朱元璋回复怎么对付倭寇:“告诉百姓每,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道圣旨就是不懂文言文也能看明白:打不就完事了呗。

  那圣旨上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吗?有闲的没事干写个圣旨玩的吗?

  圣旨的政治意义重大,皇帝不会随便下诏。明武宗就算是个贪玩成性的极品皇帝了,也没这么干过,不仅认认真真玩,他还认认真真批折子,下诏书,讨伐敌人。

 但圣旨上写不正经内容的倒也真有,比如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

  “诏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

司马炎

这道圣旨的意思是:朕要你们把自家的女儿献上来,朕没选完,不准给她们匹配夫君。

  司马炎是十分的不当人了。好在没多久他的儿子晋惠帝登基,第二年就天下大乱了。西晋只传了四位帝王,一共51年就灭亡了。

 可见不正经的皇帝写不正经的圣旨,是有亡国风险的。

  皇帝还是得正经人来当,圣旨还是得正经人来写。

  那严肃的、涉及到国家大事的圣旨都是怎么写出来的?

  圣旨一般有专人代笔,中书省或者内阁大学士。明朝有“秉笔太监”一职,但不是专门替皇帝批折子起草诏书,是负责记载重要言行,参与“批红”,也就是皇帝批折子时,他们可以在一旁提出意见,但最后还是皇帝自己决定主意。秉笔太监无权替皇帝决断,除非皇帝愿意。

中书省

  这个官职也只在明朝才有,设立于洪武年间,明朝灭亡后就没有了。继任者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不识字的,都是自己看折子,圣旨由皇帝口述,大臣代笔。

  像天启、魏忠贤那样的文盲“天仙配”君臣,那是十分少见的。皇帝们能写自己就写了,不用旁人代笔。比如北宋的徽宗皇帝,他自己就是精通书法绘画的艺术家,炫耀一下文采用不着代笔。徽宗皇帝自创的“瘦金体”在现代也十分受欢迎。

瘦金体

  但有的皇帝可能确实是字不好看,影响皇家威仪,就请书法家代笔。到了清朝,皇帝们日理万机,就由翰林院的大学士代写。这些大学士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顶级人才,文笔和书法自然是没的说。写出来的圣旨不说字字千金,也是少有人能及了。

  史书记载,曾替皇帝代笔的就有大才子纪晓岚、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这些文化人写出来的圣旨基本上都属于文学艺术中的精品,你很难找到可以删改的地方。真:“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这种圣旨不仅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由于文笔隽永,在艺术造诣上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不过圣旨虽然意义大,皇帝们也是人,有时候也“皮”,气过头了,在圣旨里骂人也不是没有。

  除了上面那位朱元璋,明朝末年有位叫张献忠的大将军,他自成都起兵作乱,自称大西皇帝,招揽了一个叫刘进忠的将领。该将领作战中不听号令,吃了败仗。张献忠勃然大怒,给他下了一道圣旨,里面的内容连朱元璋看了都能狂笑出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此。”

  这脏话程度,可能现代很多文化人都不好意思念出来,有辱斯文。

  张献忠还读过书,参过军,圣旨写成这样,可见是真的气。

张献忠

  除了他,清朝也有一个皇帝,写过一道任性的圣旨。但这位皇帝是念过尚书房的,读书人的事,能叫任性吗?

  当时的情况是:这位皇帝有个宠臣,说自己很笨,之所以能办成一件大事,全是皇帝的功劳。皇帝看了之后心情大好,在奏折上批了一句: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意思很简单:对,没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皇帝,你不负我,我不负你,加油,奥利给!

  这位宠臣叫田文镜,皇帝庙号叫清世宗,年号是雍正皇帝。

雍正批语

  雍正还批过蔡廷的折子,内容也十分有趣:

  “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传口谕给他,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这两道折子连起来有点现代梗的意味。

  “震惊,李枝英竟不是个人,朕就是这样汉子。”

  雍正的任性,也是一种可爱。

  除了发表不雅言论、凸显可爱,其实圣旨还有一种用途,就是写情书。

  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得贵人相助,当了皇帝,但在混乱中他和妻子走散了。于是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说他丢了一把旧剑,想要找回来。

  有些聪明的大臣读懂了这道诏书,于是四下寻找他妻子,居然真的找到了。妻子入宫后,皇帝花了不少心思,终于立她当了皇后。

故剑诏

  这位皇帝就是汉宣帝,他的妻子就是许广平。许广平被霍家害死后,汉宣帝经过十年谋划,终于废掉了霍光的女儿,拔除霍家在朝中的势力,为许广平报了仇。

  这道诏书也就是有名的“故剑诏”,成了汉宣帝深情的见证。

原文标题:圣旨怎么写(古代赏赐的圣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b-hcdz.com/wenda/12096.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恒驰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